央行從"滅火"到"消防" 市場情緒大逆轉
2013/11/26 10:27:55
2013年,伴隨貨幣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資金利率中樞持續攀升,年初一度呈現的“資金盛宴”終成幻象,而6月份的一場流動性風波更是令此后的市場談“錢荒”色變。分析人士指出,兩方面因素導致了本年度的流動性變局:一方面,基于調結構、防風險目標,央行轉向實施中性偏緊貨幣政策;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在擴張資產負債表過程中,增大了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風險,進而導致其對流動性的敏感性增加。考慮到這兩項因素的持續性,預計中短期內資金利率中樞仍將易上難下。從樂觀到恐慌
市場情緒大逆轉
回顧2013年,一張資金利率中樞走勢圖,描繪出了投資者從充滿樂觀到聞“錢荒”而色變的情緒變化。以銀行間市場標桿品種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為例,其月度均值在2013年度整體呈現先低后高、震蕩上行態勢,其中6月份的巨幅波動堪稱壯觀,12月份的表現亦令人驚嘆。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7天回購利率的月度均值分別為3.05%、3.40%、3.15%,若扣除春節擾動因素,資金面狀況甚至好于2012年第四季度。
然而好景不長,從4月份開始,7天回購利率中樞便踏上了攀升之旅,起初步伐還算穩健,4月、5月分別上漲22BP、20BP至3.37%、3.57%,但隨著商業銀行年中考核的來臨,6月份資金面驟起波瀾,當月7天回購利率中樞創下6.92%的歷史紀錄。一時間,“錢荒”一詞甚囂塵上,某股份制銀行同業業務違約的傳聞更是令市場恐慌情緒極度發酵。
度過6月風波之后,資金面在三季度進入修復期,7天回購利率月度均值連續三個月下行,9月份回落至3.79%,但仍高于5月水平。而正當市場剛剛燃起資金面回暖的希望時,資金利率上行之旅又再度重啟,且一直持續至今。數據顯示,7天回購利率中樞10月、11月分別上行截至4.29%、4.52%,12月截至24日的均值為5.28%,如無意外,12月份該利率中樞將保持在5%以上、創下年內次高紀錄。
從“滅火”到“消防”
央行角色轉變
對于2013年貨幣市場流動性的驚天逆轉,分析人士認為應主要歸咎于兩方面原因,一是央行貨幣政策向偏緊方向微調,導致流動性邊際收緊,二是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對于流動性的敏感性增加,從而增加了融資難度和利率波動性。
可以說,在2013年的資金面趨緊過程中,央行在流動性調控上的態度轉變,令市場和機構頗有不適。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平抑資金利率波動的目標下,一旦遇到流動性緊張,央行通常都會及時出手注入資金,久而久之,這也使得市場形成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慣性思維。但在今年,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在經濟形勢總體穩定、調結構方向明確,以及社會融資總量保持較快增長、大量資金流向融資平臺和房地產等領域的背景下,央行從二季度就提出要“控制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意味著貨幣政策目標更多指向“調結構、防風險”,流動性調控因此也由中性向偏緊方向微調。而在這個收緊過程中,央行也由此前疲于應付的“滅火員”,真正轉變為重在防患于未然的“消防員”。事實上,這才是貨幣政策加強前瞻望性、化解金融風險于無形的應有之義。
2013年以來資金面易緊難松的另一個原因,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行為發生的重大變化。最近一兩年來,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金融脫媒化加速的背景下,為了追求資產負債表擴張帶來的利潤增長,商業銀行一方面傾向于配置非標資產為代表的高風險高收益品種,另一方面不得不借助高成本的理財產品、同業業務來增加負債規模,在這一過程中,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的風險被拉升,進而導致商業銀行對流動性的敏感性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從中短期的角度看,考慮到政府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提升以及通脹壓力猶存,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偏緊,再加上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仍會千方百計擴張資產負債規模,預計貨幣市場流動性仍將易緊難松,資金利率中樞也將會易上難下。本文由www.hcjiaye.com西安威斯特消防器材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