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產品面臨假冒偽劣 滅火器市場如何有序發展
2013/11/20 12:59:39
西安消防市場網報道:說起消防產品,假冒偽劣現象是消防產業一直存在的頑疾。而滅火器的假冒偽劣現象尤其突出。滅火器市場要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并非僅僅依靠一次檢查整頓就能實現。目前,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對持證的48家滅火器和36家干粉滅火劑生產企業逐個進行檢查,并暫停了39家滅火器生產企業的產品型式認可證書,整頓力度巨大。這樣大力度的整頓行動,對凈化滅火器市場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整頓行動如果不能持續,后續處理工作不能完全,將會導致假冒偽劣現象的死灰復燃。因此,滅火器市場要實現健康發展,借助這次整頓的力量實現新的騰飛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滅火器產品檢查常態化
每年的“3·15”期間,各地消防部門都會對當地的消防產品進行檢查,同時收繳不合格產品進行銷毀,但是每年查,每年都有。這就暴露出了檢查力度不夠的問題。所以,要想真正杜絕滅火器的假冒偽劣現象,需要有關部門對市場進行常態化的檢查,消防產品的檢查監督常態化,才能營造公平競爭的局面,也才能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對制假售假行為從重處罰
這次的全國整頓力度大,而且一發現問題就進行暫停證書處理,對于問題企業來說是比較大的懲罰,但是僅僅是暫時的停證或許并不能杜絕假冒偽劣。對此,浙江威能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水明指出,一旦查到滅火器制假造假行為就要重罰,使得制假造假的成本大大提高,這樣才能更好地防止造假。而楊國建也指出,在發現有質量問題的懲罰力度上應該加強,出現害群之馬、利益熏心的不法商家,必須停產并承擔應負的法律責任。作為一個利益鏈的生產商和銷售商均應該得到嚴格的處罰,因為雙方都是不法收入的受益者,處罰其利益鏈共享者是完全合理的。據了解,歐美市場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文化和法制體體系,制假售假會受到很嚴厲的處罰,這是國外市場制假售假現象相對較少的原因。
三、完善政策法規引導市場發展
判定消防產品是否合格需要參照相應的標準,因此,產品標準以及相應的法規對于市場的引導和規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產品標準跟不上產品技術發展或者法規不符合現實需要是消防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這不僅阻礙了產品技術的發展也讓假冒偽劣有了可乘之機。因此,需要在體制和行業規范上面狠下工夫,正確引導企業規范同時也跟進服務,在一些過時或者說不適合現代發展需求的規范上進行必要修改。此外,楊國建建議將消防產品銷售商也一并納入產品身份證制度領域。這樣從一個產品的生產、銷售都有一個充分的信息鏈,如此生產企業的產品有生產企業的信息,銷售企業也必須有信息標識,一旦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時一并懲罰。這樣就可以防止證據鏈的脫鉤,也可以更好地規范消防產品質量。
四、建立道德、誠信的社會體制
檢查、懲罰、法規規范要求,這些都是強制性的手段,屬于被動性的管理手段。而要真正實現滅火器市場的健康發展,還需要從人的角度出發,變“被動”為“主動”。假冒偽劣,不僅是滅火器行業存在的現象,其他的行業也存在。例如地溝油、毒奶粉、染色饅頭、可口可樂含氟等事件。這些現象折射出了社會道德、誠信體制的缺失。因此,真正杜絕滅火器的造假售假,最關鍵的是生產企業要有公德心、要講誠信,也就是要求企業加強自我管理、行業加強自律。鄭水明指出,火器是防火救災的產品,關系到生命安全,制假造假是變相的謀財害命。所以,企業要守好做企業的道德底線,做好產品質量,這樣的企業才能長久。如果每一個企業都能做到這樣,那么,假冒偽劣現象自然沒了。當然,何時能實現這樣的良好的局面,還是個未知。